新闻检索:
网站首页 | 新闻动态 | 在线咨询
 
热门新闻
没有记录
 
 
青岛港:打造更加智能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
新闻来源:来源:中国发展网  发布时间:2019/5/24 11:32:00

看不到一个人的身影,但是设备却都井然有序的运行着,这就是现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景象。5月11日,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新研发的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,在全球港口中首次实现了陆侧全自动收箱作业,当天恰好是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两周年。两年来,自动化码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动青岛港实现智慧化生产。

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奉利对中国发展网记者说,“在整个港口发展方面,我们努力向智慧经济转变,在发挥好传统工匠精神的同时,更多弘扬创新精神,把我们的自动化码头建好,把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建好,创造数字时代智能生产新样板,共建共享共用港航物流生态圈,打造一个更加智能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。”

无人码头打造“智慧港口”

青岛港副总工程师、自动化码头总经理张连钢对记者介绍了这项新技术,自动化码头团队通过研发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,采用人工智能、图像识别等技术,实现集卡防吊起自动识别。这项新突破,让这座自动化码头的“全自动化”范围再次延展,从码头卸船作业一直延至陆侧区域。

这样一来,码头收箱作业避免人工介入,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,解决了行业难题。同时,码头作业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。在这之前,集卡车司机送箱需要停1分钟等待操控人员确认,如今基本实现了“零待时”。

张连钢自豪地对记者说,“自动化码头平均单机装卸效率由开港运营之初的26.1自然箱/小时,达到36.1自然箱/小时,并不断刷新世界纪录。2018年12月31日,创出了单机平均效率43.23自然箱/小时的最新世界纪录。全面超过人工码头,实现效率和效益的双丰收。”

这座全球领先、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自投入运营以来,从来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,推动青岛港向智慧港口快步迈进。

工匠精神代代传承

在青岛港大港分公司有这样一个创新孵化基地,它的名字叫做“皮进军劳模创新工作室”。负责人皮进军是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代表,全总十七大代表,全国劳动模范,青岛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(兼职),装卸大队党支部副书记、副队长。几年来,以工匠精神为动力,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,有力带动了公司转型发展、人才培养和精神传承。

工作室由皮进军同志领衔,年年围绕公司主业发展、经营管理确定课题,进行创新攻关。走进工作室,皮进军骄傲的对记者说,近年来,工作室共创造近千项科技创新成果、17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国家发明专利,有37项获得集团级及以上奖励,累计创收2.8亿元,节支1.2亿元。皮进军还演示了他所在的项目团队完成的“散改集以箱代库堆存工艺变革”等课题的动态流程,这些新技术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。

不断完善机制、搭建平台,发挥皮进军同志先模模范作用和带动效应,让红色基因、工匠精神代代传承。借助这一平台,公司广泛开展“名师带徒”、“一专多能”培养、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等学习培训活动,加快锻造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人才队伍。目前已拥有高级技师及技师168人、高级工454人,培养“一专多能”技术人员90多人,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选手10余人。

积极建设绿色港口

来到前港公司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道路和两旁堆放整齐的货垛,记者很难想象这里竟然是矿石、煤炭、铝矾土三大货种装卸运输的港口。前港公司党委书记、经理杨风广对记者说,公司坚持智慧发展、绿色发展,建设安全高效、环境友好的干散货码头,全力打造“智慧前港”、“绿色前港”。公司致力于减少粉尘排放,坚持源头控制、多措并举、常抓不懈,绿色港口建设取得较好成效。

杨风广介绍,为了保护港区环境,前港公司投资3000万元,分三期建设长2500米,高18米的抑尘墙,有效隔离作业现场和居民区。每年投资750多万元对货垛进行苫盖,有效控制扬尘,并成立货垛苫盖专业队伍,确保货垛及时揭盖;同时,对前湾港水域的外来漂浮物进行实时打捞,落实集团“蓝天碧水”工程,确保海域水质达标。

公司专门建设矿石出港专用通道,安装5个洗车池,出港车辆全部冲洗。堆场加装612支喷枪、 2台大功率喷雾机不间断洒水喷淋,购置5台洒水车,6台清扫、吸尘车对港区道路、场地24小时清扫。公司每年用于环保抑尘的直接投入高达1500万元。

除此以外,每年一次全面的环境监测、每月一次的粉尘专项检测、重点区域24小时全天候的空气质量动态检测、全方位的视频监控体系等手段的实施,确保了公司现场环境保护始终处于严格的管控状态。


 
版权所有:中国港口  维护单位:科学技术委员会   沪ICP备05056019号  沪公网安备31022102000114号   管理